乳化油的主要功能有冷卻、潤化、防銹等。不同的化學特性對其功能有一定的影響。冷卻功能主要是冷卻工件和刀具,可以減少工件的變形,提高尺寸精度,延長刀具的使用壽命,從而增加切割速度和進給量,提高生產率。水基合成乳化油冷卻性能相對較好,但如果被雜油、污漬等污染或油乳沉淀,冷卻性能會降低。冷卻性能也與乳化油系統的設計有關,如乳化油流量、施加方式、系統容量等。
乳化油老化主要有六個因素:
(1)溫度
大多數鍍銅鋼絲拉撥潤滑劑的工作溫度設定為36-40℃。這個范圍提供了理想的除垢和機器清潔度。溫度高時,銅皂的產生會增加,縮短儲液罐的使用壽命;在低溫下,系統的除垢性會降低,泡沫會導致鍍銅。
(2)濃度
乳化油濃度可以通過兩種方法來衡量——總脂肪物質可以通過化學分裂實驗來測量油和水的分離,可以用來定義乳化油潤滑劑成分的濃度。它廣泛應用于企業中,具有快速簡單的測試方法,用于一定的拉絲機和拉動潤滑劑。
(3)PH
PH值是乳化油酸堿度的反映。適當的PH值是控制潤滑、除垢和泡沫特性的標準。典型的拉絲乳化油PH值范圍為8.0-9.0,PH值超過9.5會導致除垢性增強,潤滑性降低;PH值低于7.5,分解足部進油,弄臟機器,降低過濾能力。
(4)傳導率
隨著乳化油使用壽命的增加,傳導率增加。鹽是傳導性增加的主要因素。如果補充硬水,會增加傳導率,導致乳化油不穩定,設備腐蝕。傳導率的巨大變化可以看作是系統老化的指示劑。
(6)總銅
總銅是用原子吸收或感應蓮藕等離子體儀測量乳化油中所含的銅,包括金屬銅和金屬銅與懸浮液中潤滑劑反應產生的化合物。這個參數也用來定義系統的老化率。乳化油經過充分過濾后,總銅可以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,從而優化潤滑劑的性能。總銅水平的巨大變化意味著過濾、模具劃傷或導輪上的鋼絲損壞。